?哈薩克族關于“姑娘追”的美麗傳說
哈薩克族是以游牧為主的民族,馬上功夫十分了得。而在所有馬上運動中,“姑娘追”是哈薩克族姑娘和小伙子最喜愛的活動。
娛樂活動:哈薩克族的娛樂活動,既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有廣泛的群眾參與性,其娛樂方式與騎馬、放牧、狩獵等生產活動密切相關,主要有賽馬、摔跤、叼羊、姑娘追、馬上角力等。據說叼羊活動起源于中世紀。當時,牧業上的狼害相當嚴重,牧民對狼特別仇視,一旦獵獲了狼,大家便一涌而上爭相搶奪,以此開心取樂。后來就逐漸由叼狼演變為叼羊的群眾性娛樂活動。 在哈薩克族中,賽馬不僅是參賽者個人的事,而且是關系整個氏族部落榮譽的事。賽馬中得到的獎品,主人一般都不會占為已有,而是將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分給親人、朋友,和大家一起分享。
姑娘追:“姑娘追”哈薩克語“克孜庫娃”,“克孜”,即“姑娘”;“庫瓦爾”,是“追”的意思。哈薩克語習慣名詞在前,動詞在后,所以按漢語的說法,就是“追姑娘”?!肮媚镒贰笔枪_克族青年男女在馬背上開展的一種娛樂游戲,同時也是一種馬上競技活動,它富有青年男女交往中純真而又浪漫的生活情趣,有時就像純情男女相愛的一場喜劇。是哈薩克族青年男女喜愛的一種馬上體育活動;也是青年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特殊方式。青年男女通過“姑娘追”互相認識、互相了解,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肮媚镒贰币话阍谙那锛竟澘諘?、平坦的草甸上舉行,遠近牧民都騎馬前來參觀。據說很早以前,有兩個哈薩克部落的頭人結成了兒女親家,在姑娘準備過門那天,來接親的人有意夸贊他們新郎的馬是最好的千里馬。新娘的父親聽后便說:“我女兒騎的馬才是最的馬,不信可以比一比,如果你們的馬能追上我女兒的馬,今天姑娘就過門,否則就改日再說?!庇谑潜荣愰_始了。姑娘因為對小伙子早有好感,于是故意放慢速度假裝讓小伙子追上,借機進行交流和溝通,返回時她又讓小伙子在前面跑,自己在后面追趕,結果把“追姑娘”變成了“姑娘追”。于是“姑娘追”就由此產生了。從此以后,哈薩克族有許多青年男女就是通過這種嬉戲式的相互追逐和交流產生了好感,萌發了愛情,并結為終身伴侶。如今的這種活動已不再拘限于青年男女,有時一些結了婚的成年男女也會參與其中,但一般要求男女雙方要年齡相近,因為這樣才可以隨意的做游戲和開玩笑。
關于“姑娘追”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從前有一只白天鵝化為女子,和一位獵人結為夫妻,成為哈薩克人的始祖。他倆結婚那天,騎著兩匹白色的駿馬,像白天鵝一樣,飛來飛去,互相追逐。據說這就是“姑娘追”的由來。這個傳說反映了“姑娘追”這種馬上游戲是從古代沿襲而來的習俗?!肮媚镒贰倍嘣谙矐c節日舉行,是民俗風情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熱情好客的哈薩克姑娘會邀請遠道而來的游客共同參加這種馬上娛樂活動。
叼羊:叼羊是哈薩克民族為祈禱祝福而舉行的一種馬上娛樂活動,同時又是一種對抗性強、爭奪激烈、集勇猛、頑強和機智于一體的馬背體育競賽。叼羊是新疆各兄弟民族普遍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特別是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等牧民更是擅長這種馬上運動。盛夏時節,牧場綠草如茵,草茂馬壯之際,牧民在休閑時,成群結隊自發地組織叼羊活動。
摔跤:摔跤是哈薩克族傳統的體育活動之一,是一種力量和技巧的對抗性運動。每逢婚禮、割禮、周年祭祀都會舉行摔跤活動。馬上角力,又稱馬上摔跤。其方式是參加活動的人分成兩組,一對一進行比賽,二人比力量、比技巧,看誰能把對方從馬背上揪下來,或直接拉到自己馬上,即算勝利。
賽馬:賽馬是哈薩克族人十分喜愛的一項傳統的體育娛樂活動。賽馬有賽走馬和賽奔馬兩種。賽走馬,是比馬的速度耐力、穩健美觀。一般用的是五歲以上的成年馬,騎手也是成年人。賽奔馬也多用五歲以上的馬,參加賽馬的騎手大多是十二三歲的男孩。在哈薩克族中,賽馬不僅是參賽者個人的事情,而且是關系整個氏族部落榮譽的事。賽馬往往在婚禮和重要的節日里舉行,而且經常是最后的壓軸節目,也就是說,賽馬一結束,慶典也就最終收場。
馬上角力:亦稱馬上摔跤,其方式是參加競賽的人分成兩組,一對一進行比賽。兩人比力量、比靈巧,看誰能把對方揪離馬背并扔在地下,或抱到自己馬上即算勝利。比賽時有許多人圍觀,圍觀者都希望本部落的選手獲勝,不時地為選手吶喊助威。
馬背拔河:兩個人騎在馬上,拉一條兩米多長的皮繩,中間地上劃一長綞為界,誰騎的馬配合得好,誰就可以把對方拉過界河。
騎馬搶布:這是哈薩克族年輕人鍛煉身體騎馬本領的娛樂活動之一。布長一米左右,顏色或紅或綠。開始時,先由一個小伙子拿著布騎馬飛跑,其他人乘馬尾追。被追上人發現快要被追上,必須迅速將布交給先追上自己的人,然后大家繼續追趕第二次拿到布的人。這樣連續不斷,猶如接力賽車一樣。騎手們跨過河流,越過高山,沖破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險阻,直玩到大家盡興方罷。這種活動主要是鍛煉年輕人騎馬的本領和意志。
射元寶:射元寶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箭射元寶;另一種是用槍元寶。前者是自古相傳的選拔神箭手的娛樂活動;后者是近代形成的。古時候用箭射金葫蘆,后來改作箭射元寶。其方式是立一高桿,上端拴一橫木,把用紅綢布包著的元寶用細繩拴在橫木的一頭,用箭射斷吊著元寶的繩子。比賽者從百余步外策馬飛奔,到五十步左右處向目標射箭。如射斷繩子,元寶落地,則可得元寶,并被人們稱為“神箭手”,以后這一活動改為步槍射銀幣了。
哈薩克族的“恰秀”:各個民族都有向人們表示祝福的方式,如藏族人獻哈達、蒙古人敬奶酒,而哈薩克族在遇到喜事時,卻要撒奶疙瘩、方塊糖、水果糖、包爾沙克等,這種表示祝福和歡迎的儀式,哈薩克人稱之為“恰秀”即撒的意思。哈薩克草原上遇到喜事,都要搞“恰秀”,讓人們搶著吃,分享歡樂。草原上來了尊貴的客人,也要搞“恰秀”,表示尊重和歡迎。一般“恰秀”都是由婦女來搞,這位婦女必須是年紀較大、兒子齊全、丈夫健在、本人德高望重、深受群眾愛戴者。人們相信由這樣的婦女來搞“恰秀”,會給人們帶來吉祥和幸福。
相關閱讀
-
新疆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聯系方式電話
新疆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聯系方式電話咨詢:0991-82820006664499手機咨詢:張婷-18199997550白小妮-18999928299盧文麗-18999920299劉翠-189999944
-
維吾爾族的風情習俗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新疆最多的少數民族--維吾爾族,來了解維吾爾族的習俗及風情文化,這是新疆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維吾爾族分布區域:新疆的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阿克蘇三地區。人口:維吾爾
-
新疆飲食文化介紹
新疆飲食的原料是比較豐富的,主要有蔬菜、瓜果、魚、肉、蛋等,蔬菜在調味上與其他菜系一樣,差異主要就是在用肉、蛋方面,有著獨特的習慣和講究。它既具清真菜特性,又具有中國西北菜系味重香濃的烹飪特點。下面就
-
新疆的傳統節日習俗大全 新疆有哪些節慶活動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共有47個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等等,為此新疆有很多的民族節慶活動,每年到了八月份的時候,新疆吐魯番就會舉行葡萄節等著名節日,那么新疆除了葡
-
新疆歷史文化 新疆文化特色 新疆節日活動
新疆,古稱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這一名稱自漢代出現于我國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統一新疆,之后改稱新疆。新疆,在古代稱為西域,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核心之地,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也是多宗教信仰的地方
-
新疆大劇院
一、新疆大劇院介紹:新疆大劇院以西域歌舞文化展示為核心,立足新疆、面向中西亞及世界各國的戰略定位,整合國際國內各類優勢文化資源,大膽探索中國劇院經營管理新模式和改革發展道路,將成為西域民族文化最高藝術